匈牙利前总理来访我院
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邀请,匈牙利前总理来访我院 外交学会邀请,匈牙利前总理迈杰希于2013年6月5-6日访华,并于6月6日下午访问我院。同来我院的还有世界中国杂志社社长纳吉·林以及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工作人员。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6-02-25
北京出现一例甲流危重病例 暂无死亡病例
本市现一例甲流危重病例 30家医院提供防甲流中药 目前本市甲流患者比例日益增加,已经出现一例甲流重症患者,一例危重症患者,暂无死亡病例。昨天,市卫生局首次公布了可提供防甲流中药——金花清感颗粒的30家医院名单。 据介绍,目前,全市共有144家二级以...
2016-02-25
急性心梗病死者日趋年轻化
北京市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监测表明,近年来北京市急性心梗发病明显增多,其中男性人群、青壮年人群增加显著。1月13日,北京市卫生局通过媒体提示市民,每年严冬尤其在春节期间,心肌梗死造成的猝死率均显著上升,...
2016-02-25
医院血糖检测应严格操作规范
日前,卫生部办公厅印发《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试行)》,要求医疗机构保证血糖检测行为规范和检测结果准确、精确,包括根据患者的具体应用而选用适宜的血糖仪,并要建立起血糖仪检测的质...
2016-02-25
中医治疗抑郁症有据可依
相比西医,中医治疗抑郁症优势明显。但一直以来,临床上缺少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成为了制约抑郁症中医药治疗发展的瓶颈。如今,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唐启盛教授牵头的课题——“抑郁症中医证候学规律的...
2016-02-25
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项目技术培训会在南京举行
为推进“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整体实施,明确项目的建设内容和要求,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2019年9月29日,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项目技术培训会在南京举行,标志着该项目的全面启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中医处副调研...
2019-10-12
中国文明网: 屠呦呦对世界的贡献,与爱因斯坦齐名(微视频)
来源:中国文明网近日,中国文明网报道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的先进事迹,屠呦呦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团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视频播放 编辑 /排版:徐晴审核:冯磊...
2019-10-08
中国中医科学院和故宫博物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清代宫廷中医药文物科学研究
9月27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和故宫博物院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花园敬胜斋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此次合作将针对故宫院藏大量的中医药文物资源,共同深入开展清代宫廷中医药文物的科学研究。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
2019-10-08
【健康报】不变的屠呦呦
9月17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获颁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从曾经40多年默默无闻的坚守,到4年来步入人生的高光时刻,89岁的屠呦呦身处环境经历着剧变,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她,始终做那个不变的自己。“...
2019-09-20
绿洲之上,爱与希望-----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科技服务团新疆喀什行
编者按2019年9月9日-12日第71批中国博士后科技服务团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今年,中国博士后科技服务团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四个示范性专家服务团之一,重点服务贫困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这是继2018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科技服务团以...
2019-09-20
杨震诊治肝硬化经验
肝硬化由肝纤维化发展而成,为所有慢性肝脏损伤的最终病理阶段。研究显示,肝硬化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55%~84%,如出现肝硬化失代偿,则5年生存率仅19%~35%。本病当属于中医“积聚”“癥积”“黄疸”“鼓胀”范畴,治疗起来较为棘手。国医大师杨震为陕西省西安市中...
2022-09-20
起居有常 让失眠治疗事半功倍
失眠在中医属“不寐”,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但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还与诸多慢性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治疗失眠时,在恰当临床辨证治疗基础上,还应叮嘱患者遵循“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中医传统养生思想,合理的起居调养在失眠治疗、康复及预...
2022-09-20
杨震治疗肝病四季用药经验
肝在五行属木,与胆表里相合。肝脏体阴用阳,主藏血故曰体阴,主疏泄故云用阳。根据其生理特点,肝脏疾病的发生多为气血阴阳的失调和紊乱。早在几千年前,祖国医学就有肝脏疾病随四季更替而起,愈、甚、持的论述。《素问·藏气法时论》曰:“病在肝,愈在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
2022-09-19
秋季咳嗽可分期辨证选用中成药
入秋以后,昼夜温差增大,咳嗽患者也日益增多,最为常见的是过敏性咳嗽、感染后咳嗽。服用方便的中成药是人们日常防病、治病的优选,可是如何正确地使用很是关键。秋季,暑湿渐退,寒邪初生,燥邪当令。燥邪经常与风、寒、热为伍侵袭人体,“肺为娇脏”,最易受累。《黄帝内经》有...
2022-09-19
陈绍宏:中西融合 通至邪出
陈绍宏遵循“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中”“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病证结合,中西融合”的原则,提出了“通至邪出,危则固脱”的学术思想,并开创了急症学全新的中西医融合方法论,旗帜鲜明地彰显了川派中医“通治热病”“内科疾病外科治法”“重视毒性中药”的特色。国医大师、成都中...
2022-09-16